

姓名😀😝:張瑞雲
職稱:教授 、博導
辦公電話:67792781
通訊地址🫲⬇️:松江區人民北路2999號
電子郵件:ryzhang@dhu.edu.cn
教育背景
1987.9-1991.7:中國紡織大學服裝系,學士
1991.9-1994.3😣:中國紡織大學機械系🐣,碩士
1996.9-2012.7:沐鸣娱乐紡織沐鸣,博士
工作經歷
1994.3-至今: 沐鸣娱乐紡織沐鸣🧛🏿,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
2004.7-2006.7: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紡織服裝系🧙🏼🏞,訪問學者/博士後
2010.1-2012.8: 浙江富潤控股集團,富潤紡織有限公司,博士後
2010.9-2012.8: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鎮,黨委副書記(掛職)
2012.9-2015.8🏟: 江蘇新晨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兼任)
2017.09-至今: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 🏇🏿,研發中心副主任(兼任)
2018.09-至今🖨: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2014.11-至今:紡織沐鸣,紡織品設計與產業經濟系系主任
2018.12-至今:紡織行業紡織品設計與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
研究方向
新型纖維、高品質及功能面料設計與開發;
天然纖維深度加工技術🚶♂️;
傳統絲製品現代製備技術;
數字化紡織技術(紡織品CAD、顏色數字化、圖像檢測與表征、深度學習)。
教學課程
本科生🙇♂️:紡織品CAD、紡織品設計學
研究生📃:數字化紡織技術🧑🦳、 圖形學技術與紡織應用
科研項目
近些年承擔國家十二五國家支撐計劃項目2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主持與參與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省部級項目和企業合作項目50余項。
1.高品質熱濕舒適紡織品製備關鍵技術(批準號⛑️👩🏿🚀:2017YFB0309100),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研究期限:2017.7-2021.6
2.再生聚酯纖維高效製備技術(批準號👨🍮:2016YFB030290)🈸,國家科技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研究期限🏄🏿:2016.7-2020.6
3.尼龍6功能性纖維紡織染整關鍵技術(批準號🖖:2013BAE01B02),國家科技部十二五國家支撐計劃,研究期限:2013.1-2015.12
4.新型超仿棉聚酯纖維紡織染整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批準號👌🏼:2011BAE05B04),國家科技部十二五國家支撐計劃,研究期限:2011.1-2013.12
5.基於多層級細觀結構的三維機織復合材料數值表征、性能預測與仿真模型(批準號◾️:14ZR1401000),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
6.主持吳江市鼎盛絲綢有限公司委托項目,真絲宋錦面料汽車內飾坐墊的產品開發與性能研究
7.主持浙江省常山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委托項目🧬,有色纖維成紗混色效應的研究
8.主持廣東柏堡龍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項目,發熱及保暖復合功能纖維面料技術研發
9.主持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項目,紗線與面料色彩數字化技術研究
10.主持浙江吉麻良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項目,大麻纖維生化組合脫膠技術研究
11.主持吳江市鼎盛絲綢有限公司委托項目,宋錦及花羅面料生產關鍵技術及其產品研發
12.主持蘇州盛澤科技創業園發展有限公司委托項目,盛澤高新區及科創園載體提升方案策劃與實施
13.主持佛山市創達企業有限公司委托項目,針織物疵點在線監測系統開發
14.主持委湖南雲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托項目,牛角瓜纖維綜合性能檢測與紡織品設計研究
15.主持紹興吉瑪良斯服飾設計有限公司委托項目,大麻產品的精細化和低損耗加工技術研究
代表論文
先後在《Textile Research Journal》🎅🏿、《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國內外專業雜誌發表論文120余篇🤹🏿。
近三年代表性論文如下:
1. Liu L, Xiang YP, Zhang RY, Li B, Yu JY, and Fang B. Bioresources, 2017, 12(4): 8848-8861.
2. Cui Y, Jia ML, Liu L, Zhang RY, Cheng LD, Yu JY.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8, 88(17) : 2013–2023.
3. Wang W, Zhu JH, Zhang RY, Li YL, Ji F, Yu JY.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 2018, 47(8): 2112–2127.
4. Liu L, Li B, Xiang YP, Zhang RY, Yu JY, and Fang B. Bioresources, 2018, 13(1): 1961-1976.
5. Kuang Y, Yao L, Luan H, Yu SH, Zhang RY, Qiu YP.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8, 88(19): 2182–2189
6. Li XT, Yuan SC, J.Shea K, Qiu G, Lu XH, Zhang RY. Polymer, 2018,137: 112-121
7. Liu L, Xiang YP, Zhang RY, Li B, Yu JY.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1): 76–86
8. Xiang YP, Yu JY, Liu L, Zhang RY, Qu YS and Jing ML.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12): 2433–2443
9. Yang YQ, Ahmed K, Zhang RY, Liu RH, Fortin G, Hamada H, Ma Y. Composite Structures, 2018, 206: 933-940
10. Xu LY, Deng JW, Guo Y, Wang W, Yin WL, Zhang RY, Yu JY.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10): 1853–1862
11. Xu LY, Wang W,Deng JW, Guo Y, Zhang RY, Yu JY, Ji F.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14): 2952–2960
12. Yang L , Bai J , Zhang RY , Ding Y, Ji F, Ma YX, Yu JY, Zhang Y.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19–20): 4007–4014
13. Xiang YP, Liu L, Zhang RY, Yu JY, Fang B, Ji F, Jing ML.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21–22): 4339–4348
14. Lu TT, Yin YH, Gan XH, Ji FH, Wang N, Zhang RY. Chemical Fibers International, 2019, 69(2): 96-99
15. Shao RQ, Cheng LD, Xue WL, Yu YP, Zhang RY.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9,
89(23–24): 5014–5023
專利專著
合作編寫書籍5部𓀑,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0余件🧑🏼💼,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31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
編著:
1.《紡織品色彩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2004年,副主編
2.《紡織品CAD原理與應用》😱,中國紡織出版社🫛,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2005年,副主編🛖,獲2005年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十五”部委級優秀教材
3.《紡織品設計學》,中國紡織出版社,國家十五規劃教材,2006年,參編
4.《電腦服裝設計》,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副主編
5. 《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生產及應用》,中國紡織出版社🛍️,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級規劃教材,2018年🦸🏿♀️,參編
部分授權發明專利:
1. 一種殼聚糖/聚乙烯醇/聚乳酸共混致密膜的製備方法🏊🏽♂️,ZL201010136570.5
2. 防紫外涼爽毛紡面料及其製造方法🤴,ZL200910095844.8
3. 一種廢舊滌棉混紡織物中含棉成分的回收方法,ZL201110127508.4
4. 一種可自動反轉的送經機構及其工作方法🤾🏿🛎,ZL201410414550.8
5. 用於生產彈力牛仔布的噴氣織機主噴嘴結構及其引緯方法,ZL201410598746.7
6. 一種用於花式紗線的輔助噴嘴結構及其內氣流加速方法🕺🏽,ZL201410604271.8
7. 一種加撚噴嘴結構✯、安裝方法及緯紗頭端加撚方法,ZL201410598490.X
8.一種纖維摩擦系數測試裝置及其測試方法◾️,ZL201510315562.X
9. 一種針織圓機在線疵點檢測裝置和檢測方法👨🏼⚖️,ZL201510504042.3
10.一種集聚賽絡紡專用雙縫式集聚氣體導流裝置, ZL201510458510.8
11. 一種集聚賽絡紡專用單縫式集聚氣體導流裝置, ZL201510458508.0
12. 一種色紡紗計算機測配色方法🧝☄️,ZL201710653770.X
13. 一種快速反應的色織面料設計生產方法,ZL201710822263.4
14. 一種製作錯位錫林金屬針布的裝置及方法,ZL201810044501.8
15. 集聚式細紗超大牽伸裝置及紡紗工藝,ZL201710505183.6
16. 一種紡紗裝置及采用該紡紗裝置的平行紡紗方法,ZL201810044961.0
17. 一種對大麻纖維進行生物和化學聯合一次脫膠的方法🚳,ZL201810223768.3
18. 一種纖維摩擦系數測試裝置👩🏽⚕️,ZL201520395476.X
19. 纖維吸濕發熱性能的測量裝置,ZL201821253798.0
20. 一種劍桿織機,ZL 201820538618.7
獲獎榮譽
2021🕐:獲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2020:入選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紡織學術帶頭人”
2020▪️:色紡紗與色織面料顏色數字化系統,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高校展區優秀展品獎 特等獎(負責人)
2020:一種快速反應的色織面料設計生產方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利獎 金獎(排名1)
2019🐈:紡織面料顏色數字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2018👨🎨:紡織服裝行業紗線與面料顏色數字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8: 超仿棉聚酯纖維及其紡織品產業化技術開發,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7: 色織產業顏色數字化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7: 面向產業升級的紡織類專業多元化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6: 大褶襇大提花機織面料噴氣整體織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 純棉超細高密彈力色織面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 電腦服裝設計,國家紡織工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8: 江蘇省吳江市科技領軍人才
20187️⃣🔁:山東省淄博市科技創新英才
2014:“紅綠藍杯”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中國高校紡織品設計大賽優勝獎指導教師
2013: 宿遷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
2013: 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
2012: 江蘇省吳江市科技人才工作特別顧問
2011: 江蘇省委組織部優秀掛職幹部
2011: 全國紡織服裝企業人才培訓中心、全國紡織服裝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
2017: 上海市比翼雙飛模範佳侶
2016-2017: 沐鸣娱乐統一戰線先進個人
2017: 沐鸣娱乐群眾體育先進個人
2019: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授予 “福建新華源”非棉纖維應用“火炬手”👩🏻🎨。
社會任職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會員
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 會員
沐鸣娱乐學報英文版編委
上海市民族聯第七屆理事
國際交流
2004-2006: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學者🫂、博士後
2005: 赴南卡參加美國纖維學會會議
2008: 赴香港參加86th世界紡織大會
2011: 受邀赴泰國King Mongkut’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onburi 講學
2015: 赴臺灣參加兩岸三地紡織學術會議
2016: 赴法國參加纖維學會會議
2017: 赴日本北海道大學參加材料力學會議
2019👨🏻🚀:赴日本京都參加YKD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