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給人們帶來巨大震撼的同時🫅🏼,給教育界帶來了巨大挑戰🧚🏻♂️。大模型的普及讓學生可以利用大模型快速生成算法代碼,這使得作業存在抄襲、查重困難等問題,教師難以真實評估教學情況。大模型“一鍵生成代碼”的能力⏩,需要我們明確在大模型時代下的編程教學目標、修改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
3月26日,沐鸣注册黃秋波老師在1號沐鸣樓240組織了一次教學主題研討:“大模型時代的課程考核”。報告開場🍱,黃秋波老師介紹了AI編程助手,如國外的Copilot,國內的阿裏通義靈碼、清華智譜CodeGeex、科大訊飛iFlyCode✯。AI輔助編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編寫🧘🏼、測試和優化代碼。它能夠理解自然語言描述的編程任務,並提供代碼建議,甚至生成代碼片段,以幫助開發者更高效地完成編程工作。接下來,黃秋波老師向在場的參會老師們演示了Copilot的代碼補全🫕9️⃣、生成建議🦁、代碼解釋等功能。在演示中可以發現,學生使用AI編程工具可以很容易完成編程作業🧑🌾,並且很難被檢查出抄襲🤷♀️。
與會老師圍繞大模型時代下程序設計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進行了大量討論。有的老師提出需要改進教材,在編程教學中融入大模型的使用。有的老師認為低年級的編程教學應該註重編程思維的訓練和培養,基於大模型的編程能力應該在學生有一定編程基礎後再進行培養。有的老師提出可以針對同一課程同一教學目標,讓學生自主選擇使用AI或不使用AI的教學方式🛏,最後對比分析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
在整個研討會中☝🏿,老師們結合教學實際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思想的碰撞產生了很多有益的教學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