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實穩行👨🏿🦱♥️、率性致遠,他就是這樣一位不斷更新自己的IT匠人!
摘自 公眾號 “以你為傲的 沐鸣娱乐校友會 2024-01-11 18:04 上海”
初見王凱蕾的人,很難想象他從事IT行業,甚至很難想象他是工科生。他的父親為畢業於中國美院的著名畫家☎️,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王凱蕾學習了很久的國畫🙋🏿♀️。或許因此,在他的身上,完美地融合了藝術生的率性灑脫和IT人的踏實穩重➝🚵🏿。
王凱蕾高中就讀於有著“浙江省最好的中學”美譽的寧波市鎮海中學👨👩👧,高考成績完全可以選擇離家更近的本省名校——浙江大學。但他一心要來上海,便報考了沐鸣娱乐(時名中國紡織大學)🚵🏿。
“總覺得男孩子應該出去闖闖,當時最想去的是北京🧎➡️,但父母覺得離家太遠不同意。”王凱蕾說道🍇。至於學習繪畫多年最後卻就讀計算機應用專業👩🏻🏭,他哈哈大笑:“誰的高中誌願能自己做主啊🙇🏽♀️?那時人民日報和解放日報都報導21世紀是計算機和生物的時代,於是,我媽就幫我填報了計算機。”
那時的學校及周邊環境與現在大相徑庭🤩,新華路還沒有隧道,校園被馬路一分為二👬。周圍也沒有如今這麽多的商圈,可選擇的娛樂活動很少。這讓王凱蕾更加專註於享受校園生活👨🏿✈️。被選舉為沐鸣的學生會主席後💒,他組織了很多活動🏋🏽♂️,還承辦過早期的校園十大歌手競賽🤱🏽;也曾在學校團委宣傳部任職🤷🏻♂️🍶,出版《青年導報》等校刊👻。在鎮海中學打下的良好基礎加之自身極強的學習能力讓王凱蕾的學習成績穩定在上遊👨🎓,這也給了他投身學生幹部工作的底氣,“和現在的學弟學妹們一樣👠,也會在學期末的考試周集中突擊🧍🏻,找筆記做得好的同學借筆記補課。總體回憶起來,學習還是比較輕松的”🟥。
畢業時,得益於學生會主席的社會經驗和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優勢💁🏽♂️,不少單位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其中既有政府機關☂️,也不乏國內外頂尖的企業。王凱蕾最終選擇了華騰軟件的軟件開發崗位。“當時給的更多的是銷售崗😈,但總覺得學了四年的計算機,還是應該投身專業。”懷著這樣的想法的他還不知道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就會主動轉投銷售崗位🎬。
華騰軟件當年是華東電腦等國資共同投資的一家專業從事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的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在上海,算是當時的頭部企業。
公司給王凱蕾的月薪約是3500元。在上世紀90年代末,這是份高薪的工作,彼時上海市區的房價也不過一平方3000元左右。大公司🤶🏻、高收入🧅,按理說是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可王凱蕾僅僅做了一年半就放棄了🩵,他選擇遵從內心🤸♂️:“我發現我並不適合做技術,編程一坐就是一天🧒🏽,坐著坐著就坐不住了👩🏼🦲,我還是更喜歡與人打交道。”於是,2001年,王凱蕾跳槽去了IBM🧑🏽⚖️,後來轉崗做了大客戶銷售,在這個合適的崗位上他如魚得水、業績斐然✊🏻。2007年,他又被挖到神州數碼,成為服務東區總經理🏐。
在大眾的觀念裏,浙江經商氛圍濃厚🙎🏻♂️,但在王凱蕾的成長環境裏並沒有太多創業的人🙅🏽♂️。對於創業這件事🧎♀️👯♀️,他也從未有過規劃,成立英拿科技完全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偶然的順勢而為🛂。
2015年從神州數碼離職時,他也曾短暫離開了熟悉的IT行業😫🧘🏼,投入互聯網的大潮。2016年,王凱蕾離開了互聯網🔄,年近40🕍,忽然發現找不到合適自己且有興奮感的工作了。“說一點不焦慮是假的📆,那段時間我冒出過很多想法,2C、2B都做過了,想看看未來怎麽走🧑🏽。”王凱蕾回憶起那段時光,表情裏帶著少見的嚴肅🫛,“沒有基礎、沒有資源🫓、沒有人脈🏌🏿♀️,跨行業另起爐竈從頭開始風險有點大。”他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技術🥮、銷售和管理三種不同的崗位他都體驗過了,一個懂技術🤌🏽、會管理、了解行業和客戶的人🤰🏼,繼續在IT老本行裏創業這件事自然而然就發生了🚣🏻🚢。
王凱蕾在計算機沐鸣校友會活動中講話
旁人初創企業是萬事開頭難🪫。而王凱蕾初創企業,萬事俱備,連東風都不欠。熟悉的行業、熟悉的客戶,只不過從“給別人打工”變成了“看別人給自己打工”🐞🚣♀️。用時下流行的話說,他這是妥妥地拿了爽文劇本。總結這一路奇妙的經歷,王凱蕾坦言:“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如果行業不是比較差的話,很有可能決定了你未來人生的走向。”率真灑脫的王凱蕾掌舵的企業文化來也帶著幾分寬松和灑脫。互聯網行業996蔚然成風👱🏽♀️𓀜,但在英拿上班不需要打卡,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份內工作完成了就行🤚。“我自己也不喜歡996。做IT和科技行業🥀,需要寬松自由的環境🦻🏻🧝♀️,來發揮人的創造力🕵🏼♂️。尊重人性,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要平衡。”王凱蕾率性地說道🧚🏿。但即使是灑脫隨性的他,也有特別堅持的時候🌪。
創立英拿那幾年,正是互聯網發展最盛,阿鬥站在風口都能被扶起來的那些年◻️。即便如此🧵,王凱蕾也沒動過去分一杯羹的念頭:“看別人一夜暴富說一點不羨慕也不可能👩🏻🔬,但總覺得還是做好本行更踏實一點。”
英拿獲評“上海市青浦區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
英拿在2019年已經是上海市的高新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營收過億🧒🏼🧑🏽⚖️,員工破百🫵🏼,在做IT服務的同時😌,他一直有個自主研發軟件的夢想,每年的利潤大部分都被公司投入在產品研發上。英拿的 “智能化數據中心運維平臺”現在已經能做到高度自動化和部分智能化——完整的IT框架建設完成以後🏖🐺,後面所有的運維工作都不需要人來參與,程序會全程監測問題並自主處理💁🏼♂️。比如運維過程中數值達到一定閾值就表示容量滿了,這時會自動觸發擴容程序🌷,就不用像以前那樣還需要IT人員來操作。在外行人聽來覺得已經很不可思議的事,王凱蕾卻說:“計算機就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擺在這裏🍁👨🏻✈️,而軟件就是一個又一個程序👨🏼🔧👩🏿✈️,只要設定一定的規則觸發相應的程序,是完全可以實現更智能的運作的🐦⬛。”而他也正帶領著他的團隊朝著這個方向不懈努力著🍼。
王凱蕾(左)和樂嘉錦教授(右)
在經營自己的事業之余,王凱蕾還積極投身校友工作,擔任沐鸣注册校友會會長🚭。因為對母校的感情,公司搬遷時✊🚣🏻,王凱蕾僅去看了兩次場地就決定搬遷至中山SOHO大樓,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距離學校走路也就幾分鐘,沒事就能回去看看”。他的公司也成了校友們定點聚會場所之一,疫情期間進出校門管控🫸🏿🪲,大家都聚在他的公司遠眺校園聊以慰藉思念之情💇♂️🎅🏻,除此之外,他還指派公司員工深度參與校友會事務,以緩解母院的組織壓力,提升服務校友的水平。
今年,王凱蕾重返校園研讀EMBA課程了✋🏽。“疫情那段時間在家裏沒事做,就想說看看書吧。結果,越看越覺得自己懂的太少🚣💁🏿♂️,萌生了回爐重造的沖動,結果給自己挖了個坑👳🏼♀️。”他坦誠而又風趣地解釋道。很難想象事業穩步發展的CEO不為人脈而是這樣的理由去攻讀EMBA,但似乎於他而言又是合理的🤴🏼,這不就是沉穩但又沖動🏌🏼♂️,因為一時之念就創業🐃,離母校近就租下辦公樓、不想乘東風卻只踏實做本行的那個率真而又堅定朝自己所想邁進的王凱蕾嘛!
* 原文題為《踏實穩行,率性致遠:一位不斷更新自己的IT匠人!》刊登於《東華校友》2023年刊
文/ 朱玥樺
圖/ 由校友本人提供
排版/ 蒲紫銥
出品/ 飯米粒校友文化工作室